【因信稱義──不可動搖的信仰基礎】
楊慶球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
兼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中國神學研究院院訊,269期(2001年11-12月)


基督信仰的核心

  基督信仰的核心是耶穌基督,是因信基督而得稱義的道理。宗教改革所標榜的,是返回聖經的話語,也就是保羅所提出的因信稱義──在稱義的過程中,將一切人為功能的元素排除在外。「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弗二8)路德十分重視這因信稱義的道理,稱之為基督教基本的信條,是全部教義的基礎,也是教會成敗之所繫。稱義的教義是「基督教教義的總結」,是「照亮上帝聖教的太陽」。他在《施馬加登信條》中說:「此信條的任何一點都不能予以放棄或讓步,即使天使、世界萬物將被毀滅,也是如此......我們所教導和實施的反教皇、反魔鬼和反塵世的一切活動都端賴於此一信條,因此我們對它必須完全堅信不疑,否則就要失去一切,而教皇、魔鬼及我們所有的敵對勢力就將取勝。」路德這番話是非常有遠見的,宗教改革雖然導致很多宗派誕生,但這些宗派在因信稱義的道理上全都立場一致,無論加爾文派、重洗派,甚至亞米紐斯等,都持守因信稱義。

因信稱義的挑戰

  正由於因信稱義的獨特性,天主教在天特會議(The Council of Trent, 1545-1563),特別針對因信稱義而提出強烈的譴責:「若有人說:教導罪人唯獨因信稱義,意思就是要得到稱義的恩典,並不需要其他東西配合,人也完全無須憑自己意志的行動,使自己作好預備和部署──讓他受到咒詛。若有人說:人稱義唯獨是因為基督的義歸在他身上,或唯獨是因為罪得赦免而須聖靈在他們心中傾注恩典和慈愛,又或說我們類似稱義的恩典純是上帝的好意──讓他受到咒詛。」(Canon 11)基督教與天主教最大的分歧,在於基督教指出人的稱義是從上而來,即基督將祂的義完全歸給人;天主教相信義在人的心中有化心改性的功能,可使人逐步成義。路德堅持在基督之外無恩典,無功德,人稱義是出於上帝主動的作為;天主教則認為人必須靠神的恩典及人的善功而逐漸成義,因此天主教的中文翻譯「因信成義」,便蘊含了人的功夫在內。兩者的區分至為明顯。天特會議後,天主教君王執行教廷的議決,視一切改革者為異端,在德國不惜發動三十年戰爭,導致死傷無數。在法國,加爾文宗的預格諾派(Huguenots)受迫害一百年,無數家園被毀,超過二十萬人被殺,一百萬人遭流放,其中多為知識分子,原因是他們堅守唯獨基督恩典的教導,尊崇聖經為最高權威,並追求個人敬拜上帝的自由。二十世紀沒有宗教迫害,但多元主義往往挑戰「因信稱義」,不少神學家亦以「人文」取代信仰,以善行取代恩典。更有人為了迎合宗教對談或政治要求,不惜放棄因信稱義。華人教會面對這嚴峻的挑戰,無論身處海外或國內,都應返回聖經,持守宗教改革所留給我們寶貴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