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與聚合

【經文 太 28:19-20】

講員:黃崇護牧師   記錄:顧淑君姊妹

耶穌升天前留給門徒一個最後的心願,也是祂最大的願望,就是祂的「大使命」。從文法的角度看今天這段經文只有一個主要的動詞,就是「使人作門徒」,然後有三個定詞及輔助動詞,就是「去」、「浸」和「教」。讓我們從這方向思想五方面有關「大使命」的教導。

(一) 策略性 - 使人作門徒

使人作門徒是主耶穌基督很看重的事工。祂呼召並揀選了很多人跟隨祂,但祂在言談間卻刻意地指出「信徒」、「門徒」及「使徒」彼此之間的分別。原來相信一個宗教就是「信徒」;跟隨一個人就是「門徒」,所以,「信徒」與「門徒」之間實有很大的分別。「信徒」可能是指外表或名義上相信一個宗教,但在言語、行為、心思及意念上卻無宗教特色的人,主耶穌認為這種宗教信徒並不能滿足神的心意,所以祂在登山寶訓中再次說明門徒的特質,並且強調若有人遵行當中的教導;虛心、哀慟、溫柔、飢渴慕義、憐恤人、使人和睦、為義受逼迫等,也就是祂的門徒了。因為,能彼此相愛的,眾人也就因此認出他是主的門徒了。可見「門徒」與「信徒」之間有著很明顯的分別。

再者「門徒」就是一群忠心跟隨主,效法主耶穌的言行和思想,致日常生活流露主耶穌特性的人。求主幫助我們立志做主的門徒,並幫助我們從聖經中認識門徒的特質,竭力追求長進。使人作門徒可分為三部曲:

1.自己作門徒 - 首先要做一個門徒,以致別人從你的言語行為上認識你是一個好門徒。

2.使親友作門徒 - 神使用信徒去接觸未信主的親友,由於你最明白你親友的需要而且又經常與他們接觸,所以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帶領他們信主,接受栽培,帶領所愛的親友成為主的門徒。

3.使萬民作門徒 - 主更盼望我們散開到其他的地方使萬民作主的門徒。昔日亞伯拉罕就是一個好榜樣,神呼召他說「萬國,萬族都要因你得福」。神想透過亞伯拉罕的家庭和家族,引領萬國、萬族歸向祂。這不單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將福音遍傳的一個策略,就是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二) 散聚性 - 「去」與「浸」

1.散入人群中「去」- 散開然後進入人群中接觸你的同學、親友、同事,甚至在街頭接觸陌生人,向他們傳福音。1987年,包樂佈道會一連七天舉行,共接觸約13萬6千人,而決志者只佔10.2%,即1萬4千人,當中有七成四的人繼續參加教會。但兩個月後,卻只得一半人留下。到最後只有三分一人清楚自己是堅心信主的。這樣說來,即一百人接觸福音後,只有三個人堅心信主。所以,照此推算,若要帶領三個人信主,便要至少接觸一百個人。若要帶領卅人信主就必須接觸一千人,如此類推;帶領三百人信主就必須接觸一萬人,但這龐大的接觸面不能只靠教會,而是需要大家一起的參與,所以我們必須散入人群當中向他們傳福音。

2.散入萬民中「去」- 「去」,可以透過旅行,在行程中與不同的團友建立友誼,希望藉著散心的機會,帶著大使命去旅遊;抓緊機會向團友們傳福音及分享見證。甚至又可參加教會的短宣和交流團,善用假期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將福音傳到不同的國家、地區;使不同的民族有機會認識主。當然在散入萬民中也有兩大類別,一是自願的,二是迫不得已的。昔日的以色列人就屬於後者,由於他們不順服神的心意,不肯散入人群中將福音傳開,他們滿以為自己是神的選民,是神特別恩待的民族,神必賜福給他們,所以只顧自己在神主的恩典中生活。結果神透過不同的磨難將他們打散,甚至要他們經歷亡國,被擄到異地寄居的慘痛,然後他們才順服神的心意把福音傳揚開去。但保羅則不同,他傳福音是自願的,神透過教會的禁食禱告,聖靈感動教會差派保羅出去。保羅便甘心樂意的數度離開教會,到小亞細亞及歐洲等不同的大城市傳揚主的福音。 為了滿足神的心意,他更願意虛己,到一些貧窮落後的地方將福音傳開。其實「散開」本是為了「聚合」,因為神要我們散開的目的是凝聚更多人相信福音,歸入基督的名下。

3.聚入教會中「浸」- 「浸」,是加入地方教會的形式,將一些信了主或有興趣信主的人聚合在教會裡;然後透過關心和栽培,讓他們的靈命有所成長,可以被神更大的使用。皆因大家都屬於普世教會,亦是神國度的一分子,所以大家都會互勉互助,建立一個蒙大恩的群體。

(三) 儲備性 - 教訓

1.散入初信者中給與跟進及關懷 - 事實上,教會中有很多慕道者或初信者仍是十分需要人關心和鼓勵的。所以我們不要只管安坐在教會中享受神的恩典,乃要進入這群初信者中給與他們跟進和關懷。主耶穌也花了很多時間招聚門徒,且特別揀選了十二位,用三年多的時間來教導他們成才。其後當這些使徒經歷了耶穌復活的大能,便立刻成了主重用的人,積極領人歸主。

2.聚入成長班中接受及實踐基要教導 - 將背景及年齡相近的人凝聚在一起,讓他們一起接受聖經的教導及栽培,透過實踐聖經的真理,大家一起成長。大家帶領未信主的親朋戚友到來參與聚會,待他們穩定後,各人便可以返回自己的成長班中繼續有團契的生活。

3.聚入培訓單位/機構接受裝備 - 成班長中,有查經及事奉的操練,也有些更深層次的裝備訓練,如查經組長、導師培訓課程等。當然弟兄姊妹如有更大的感動,可以入神學院進修。在這方面香港有極豐富的資源,單是神學院已有廿間之多,相等於全中國神學院的總和。主若揀選了你,求主助你回應祂的心意,選擇適合的訓練,裝備自己為主作工。

(四) 持續性 - 散聚有時

1.大使命是持續性的,需要神的帶領再加上人肯付代價。由於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可分為不同的階段,所以在不同的階段應注意其持續性的成長。

a.人未信主時,需要有人向你傳福音,解釋十字架救恩的道理。

b.信主後成為一個屬靈的嬰孩,需要靈奶餵養。

整個成長的過程可分為三部,第一,由嬰孩漸漸長大成一個滿有基督長成身量的人。第二,由種子發芽生長而成一棵樹,及後更衍生成樹林。第三,建屋在耶穌基督的根基上,將來會有火的考驗,所以要小心選擇材料,原來這房即是聖靈的居所,亦稱「靈宮」,是由活石建造而成。教會發展下去,不斷植堂,到了最後的階段,必然增多,並要分散到普世去。
第一,請大家反省自己現正處於那個階段;第二,可向那一個階段進發;第三,檢討自己的人生價值觀,重新裝備自己,並幫助身邊的人一同進入下一個階段。

2.建立可持續的系統 - 聚合各方面的經驗及資料以建立可持續成長的系統。成長班累積過往主日學及助道會的經驗,以按齡牧養方式,在持續發展中取得平衡;按信徒的靈階作進級牧養。

3.定期檢討及更新 - 由於每個時代,每個地方的文化及處境都不一樣,我們需要經常更新心意,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然後改進,同心合意成就神所喜悅的事工。

(五) 發展性 - 擁有一切權柄的主常與你們同在

1.對準能力之源頭 - 主耶穌在大使命中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既然所有的權柄都在耶穌手上,而祂差遣我們去作工,所以一定要一心對準耶穌基督,並要倚靠祂,因為祂是能力之源。正如一個人出使其他國家時,他的威望來自他所代表國家的實力。若是代表強國,他說話也充滿了權威和能力,討價還價的能力也相對地提高。我們背後的主擁有所有的權柄,那我們還懼誰呢?所以不用怕傳福音被人拒絕,只管放心去傳吧,神自然會成就祂的計劃。

2.主常與我們同在 - 因為祂應許,若我們願意遵行祂的命令,就可以不斷從祂那裡支取智慧和能力,所以縱然前路艱難,充滿挑戰,我們可以儘管放膽去幹,因為祂常與我們同在。

3.團結、互愛互助的動力 - 要運用這個動力,因為神的應許是給與你們及我們的,所以大家要團結,明白各人有不同的恩賜、性格、優點及弱點,應當互相幫助及體恤,最重要是要放下一切的成見和恩怨,實踐彼此相愛。因為撒但的名字本來的意思就是指責、反對和控訴;若我們經常的責備、投訴及指責別人,便可能變成撒但的門徒,而非主耶穌基督的門徒了。耶穌基督賜給門徒一條命令,就是要彼此相愛,祂說:「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相愛」就是門徒的特質,而彼此控訴,互相指責就是撒但門徒的特質。那麼你究竟喜歡做那一個的門徒呢?

求主幫助我們在主裡面領受這個策略性的大使命後,願意甘心樂意按著散聚性的接觸到萬民中帶領他們信主,並且聚合他們加入教會當中接受栽培,凝聚他們,裝備他們成為主的好門徒,永被主使用。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持續地發展,不斷的散和聚,帶來不斷的發展,滿足神的心。當神見到多人歸主,不但心滿意足,更會早日降臨來迎接我們。感謝主,我們擁有一個具有天上地下所有權柄的主,祂常與我們同在,且賦予我們一個彼此相愛的特性,叫我們在主裡面團結起來成為一個整體,領受主的大使命。現今世界有六十多億人口,其中三成多人已信主,但仍有四十億人未信主。究竟怎樣可使這四十億人歸主呢?單憑你、我個人的力量有限,不過若我們願意被主使用的話,那就完全不同了。正如一棵樹能結多少的果子呢?但從屬靈的透視中,我們不是看一棵樹能結多少的果子,而是一個果子可以衍生多少棵樹?當果子成熟落在地上,種子散在四周,不久便長成很多的樹,終致蔚然成林。所以,如何帶領四十億人信主呢?是須要你和我都盡上自己的本分,將褔音傳遍世界,使萬國萬族都來敬拜主,理想就必定可以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