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朋友睡了

甘海燕傳道
2005-03-13
寄給朋友 列印文章
經文:約11:1-44

下個星期已經是受苦節,在受苦節前四十天稱為「預苦期」。預苦在拉丁文是「春天」的意思,象徵生命很快開始。在預苦期,我們預備與耶穌步向他的死亡。

約翰福音十一章敘述這卷福音書第七個神蹟,就是拉撒路復活。這個神蹟向每一位讀者啟示耶穌身份。關於約翰記載的「神蹟」,更正確的理解應是「記號」。「記號」的功能幫助讀者明白它所揭示的啟示和真理。在「預苦期」我們再一次思想這章經文,讓我們預備與耶穌進入祂的受苦、受死及復活。

拉撒路、馬大和馬利亞是耶穌所愛的人,他們與耶穌有密切的關係。所以,當拉撒路病了,姊妹兩人就打發人告訴耶穌:「拉撒路病了。」但是耶穌的反應卻是令到人感到詫異。他向帶口訊的人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神的榮耀,叫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4) 通常,耶穌對病人的請求是立時回應,然而這一次卻是例外。當聽到祂的好朋友生病的消息後,祂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祂是故意如此做的,而且知道因此導致拉撒路的死亡。約翰還記載了耶穌一段令人費解的說話:「拉撒路死了。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14-15) 究竟耶穌對他所愛的朋友拉撒路的死亡有甚麼看法?

路加福音中,對馬大和馬利亞的個性都有細緻描述:馬大是個性情急躁,在廚房裡匆匆忙忙的主人,而馬利亞則是沉默寡言,安靜坐在耶穌腳前。當悲劇發生時,這兩個人的反應都是一樣,她們向耶穌抱怨:「主啊﹗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亡。」(21、32)

這對姊妹的話中帶著控告:若耶穌你能早一點來到,拉撒路絕不會有如此下場。當悲傷來臨之時,我們總是會說一些像「如果」的話。如果他沒有趕上那班飛機,如果她早點戒煙,如果他早一點做身體檢查。對馬大和馬利亞這個「如果」的對象很清楚:神的兒子,她們的朋友,這一位可以阻止死亡的人。當面對至愛親人離世,究竟我們如何面對?

死亡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歷程,無論我們如何忌諱,或早或晚還是得面對。盧雲在他的作品裡引述了一個作家在六歲時首次面對死亡的經驗。

我看著路旁的一隻僵硬的小鳥,問我的爸爸:「牠是死的嗎?」
「是,牠已經死了。」爸爸對我說。
「為甚麼牠會死呢,爸爸?」
「凡有生命的總有一天會死的。」
「凡有生命的都會死?」
「是啊。」
「那爸你呢?媽呢?」
「有一天我們都會死的。」
「連我也是?」
爸爸親切地回答我:「是的。但我希望你可以長大,過一個豐盛的生活,然後才離開這個世界。」
「為甚麼會這樣子呢?」
「孩子,這是全能上帝的智慧啊。只有這樣,受造物才知道生命的可貴。你可以永遠擁有的,你總不會珍惜寶貴。」

這位仁慈父親對他的兒子說:「凡有生命的總有一天會死的。」死亡是每一個人的「必然」,是人所不能逃避,既是人所不能夠逃避,我們如何面對死亡?。耶穌第二十五至二十六節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耶穌這段自我宣告給了我們一點亮光,讓我們去面對死亡,帶著盼望活在當下。

很多時候,我接觸這段經文,是在安息禮拜。當我每一次宣讀這段經文,讓我再一次認信耶穌就是生命的主,是復活的神。死亡代表著關係的中斷,我們之感到傷痛,因為我們與至愛親人無法再續繼這段關係。好像馬大和馬利亞,因著拉撒路的死亡,她們終斷了與拉撒路關係。死亡帶來分離。若果我們說死亡代表分離,那麼,復活便代表著那些中斷的關係得以延續。因著耶穌基督的復活,不但代表著死亡被徹底地打敗,更表示眾人因耶穌的復活也會復活,死亡已不能構成甚麼威脅。每次參與安息禮拜,對於我來說,這一刻,只是暫別的一刻。雖然死亡是那麼真實,它擺在我們眼前,我們能夠看得到,能夠摸得到。但我知道在某一刻,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林前15:52)

耶穌這段自我宣告不單把整個拉撒路復活故事推向高潮,也是將一個應許賜給這個世人。拉撒路一個人從死裡復活,並不能解決人類的死亡問題。拉撒路從墳墓裡復生,至終也要死亡。唯有耶穌的死才能解決死亡問題,並將杇壞的生命變成不杇壞生命。靠著這位作出應許並完成應許的神,使人從死的權勢中釋放出來,並且得著一個永恆的生命。這永恆的生命不是由裹屍有所包裹的拉撒路所代表,而是由突破裹屍布和墳墓的耶穌基督所代表。這個永恆生命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二十一4)。這個永恆生命就好似主一樣是一個「榮耀的身體」。「我就是復活和生命」,這個宣告讓我們知道怎樣面對死亡,「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讓我們向死亡誇口,我們可以像保羅一樣說:「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鈎在哪裡?」(林前十五55)

整體來看拉撒路的故事,它不僅是一個記號,也是耶穌在榮耀時刻的縮影。當耶穌站在拉撒路的墳墓前,呼叫:「拉撒路出來﹗」這是預演著即將發生在祂身上的事情。祂將要面對死亡,祂的身體將要被掛於加略山上,祂要經歷死亡和父神的分離痛若。然而,我們的信仰不只是停留在加略山上,若果我們的信仰只停留在加略山上,我們只知道罪有多麼可怕,死亡有多麼可怕。站在十字架下人,他們滿面淚水,他們經歷與耶穌分離的痛苦。若果我們信仰只停在加略山上,我們的盼望只停留在今生,我們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9)。在加略山的十字加卻是指向一個空墳墓。七日第一日清早,石頭從墳墓前挪開了。當日在十字架下淚流滿面的門徒,現在卻是滿心的歡笑,因為復活的主站在他們面前。
耶穌對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弟兄姊妹「你信這話嗎?」如果你相信耶穌的應許,在你或你所愛的人走到生命至終的階段的時候,你會像保羅一樣的說:「死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裡?死啊﹗你的毒鈎在哪裡?」(林前十五55)。如果你相耶穌的應許,你就可以豁達地去面對生死,因為知道死亡已被復活所勝,在將來某一刻,神要親自與他的子民同在,神要擦去我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啟二十一4)




Copyright Aberdeen Baptist Chuc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