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蒙召:記載和神學】

洪同勉牧師


引言

  聖經讀者一般都會認為當聖經記載神呼召人事奉祂,無論是要他作先知或民族領袖,這些情節是非常個人性,屬於自傳式和充滿神秘色彩的敘述。這種著重聖經故事歷史性的研讀法是自宗教改革以來的主流研經方式。但是因為每個先知或領袖都處身在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的時空環境中,所以這些記載雖然能夠讓讀者窺視蒙召者的心路歷程,但怎麼說它們總是各人非常個人化的獨特遭遇。也許這些蒙召經歷可以給予讀者一些借鏡,幫助他們自我反省,但是卻不能提供聖經的蒙召神學指引,讓讀者可以參考對照,肯定蒙召,和準備面對或回應神的呼召。
  近代聖經研究的方法中,有一種稱為形式批判/評鑑 (form criticism) 或文體分析法(genre analysis),對一些類同的聖經段落作結構分析和比對,從它們的共通和分別的文學表達方式,找出聖經對某一個課題的原則性教導,可供信徒學習遵循。例如在舊約詩歌書的研究中,學者就常用這種學術批判的方法分析詩篇,Walter Brueggemann, The Message of the Psalms, Augsburg, 1984; Claus Westermann, The Psalms: Structure, Content, and Message, Augsburg, 1980; Claus Westermann, Praise and Lament in the Psalms, John Knox, 1981; Bernhard Anderson, Out of the Depths: The Psalms Speak for Us Today, 2nd. ed., Westminster, 1983等就是一些典型的著作。
  聖經中神呼召人的記載,特別是舊約那些詳細的蒙召經歷,也可以同樣用文體分析的批判方法來研究。這不是說,要否定先知或領袖蒙召的歷史真實性,乃視這些蒙召記載並非多個互不相關的獨特經歷,而是作為典範,蘊藏著神呼召人事奉他的一貫方式,和期望蒙召者有怎樣的回應。
  舊約主要的呼召記載,包括摩西、基甸、撒母耳、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米該雅、和阿摩司及約拿。《路加福音》頗具創意地運用部份撒母耳故事,採用呼召記載作為敘述耶穌出生的文學框架,也同樣是一種信仰的宣告。
  雖然這些呼召的記載的文學結構彼此有一些變化,(而有些學者按著這些差異再強調和發揮其他不同點) 大致上可以看到五個基本的要素:
  1. 神在困境或危機中尋找人, 與人會面
      
  2. 神呼召人執行某些任務或傳遞信息
      
  3. 蒙召者以力有不隸為理由提出抗議
      
  4. 神向人保證會幫助,常常以「我會與你同在」的句式
      
  5. 一個印證呼召的兆頭或神蹟,往往是呼召使命有關的事物

  
以下是舊約幾個蒙召記載的分析圖:
要素摩西(出)基甸(士)撒母耳(撒上)以賽亞(賽)耶利米(耶)以西結(結)米該雅(王上)
會面三7-9六11-13三2-10六1-7[一3]二1-2, 三12-15,22-24廿二19
差遣三10六14三11-14六8-13一4-5二3-8, 三11,16-21,25-27廿二20-21
婉拒三11,13, 四1,10,13六15 一6
保証三12,14-22, 四9,11-12, 14-17六16 一10, 17-19
印証[四2-9,17]六17-24 一11-16二8-三3

  
  這幾個蒙召的記載中,描述得最淋漓盡致的莫過於《出埃及記》三至四章,講述摩西的面對神呼召的過程。耶和華在燒著的荊棘火燄中與摩西會面。而摩西連串提出五條問題質疑(或正確點說,是抗議),顯示出他猶疑、不願擔任帶領神子民離開埃及的任務:「我是甚麼人,竟能去」(三11);「我要對他們說甚麼呢?」(三13);「假如以色列人不信我,不聽我的話」(四1,《現代中文譯本》);「 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四10);「請你差別人去」(四13,《現代中文譯本》)。神用不同字句回答每個質詢,但總意都一樣是「我必與你同在」,肯定神的差遣,並且以神蹟兆頭作印證。
  以西結的經歷也相仿,經文記載五次呼召的說話,相對的是一連串的五個差遣。接著每一個差遣也有確證的兆頭,和一個異像。
  上圖清楚顯示神呼召摩西、基甸和耶利米的程序大致相同,而撒母耳、以賽亞、以西結和米該雅的蒙召記載則為簡略的格式。有些學者(例如Walter Zimmerli)觀察到簡略記載的那一組,在呼召差遣時,強調天上的聚會或神超越性的異像。在這種情況下,大能超越者的面晤,本身就是一種確證,而神威嚴的景象,令蒙召者戰慄,不敢違抗,所以就沒有其他較詳盡記載的抗議、肯定和印證的部份。
  也許強調神的動作的描述顯示祭司的觀點 (有些學者以J [耶典],E [神典],D [申命記],P [祭司法典]這幾種傳統解釋舊約的形成),但兩者的關係並不能確定。比較肯定的是:強調神的一方面而沒有怎樣提到人的反應,強調信仰的領袖權威在於神在世界的啟示行動。換言之,作神子民的領袖是對神向人啟示自己權柄的回應。蒙召記載的這種格式,重點是說出神活躍地介入歷史,而屬靈領袖必須確知神的參與世事作為事奉的基礎。(先知「站在耶和華的會中」[例如耶廿三18~22]就是這個含意)
  以摩西為典範的較詳盡的蒙召記載,統一口徑地表露不願,甚至反對接受任命,結果神重覆保證,承諾他的同在及親自加力,使任務可以完成。雖然一般讀者傾向以心理分析的方法去解釋蒙召者的勉強或抗拒,但這些實在是反映信徒群體的神學意念多過是描述性格的瑕疵或人性的軟弱。前一段提到的簡略結構,焦點在於神的權能;而在這些較詳盡的記載中,
  蒙召者宣認力不從心乃拒絕召命的主因,說出重點在於人無能勝任。而神對這點的回應,「我必與你同在」強調神完全委托和絕對信任祂的僕人,漠視他們的低能和勉強。
  蒙召記載採用較詳盡的格式有兩個目的。第一,突出領袖不能靠自己的技能或知識去完成召喚的信念。神呼召他們,不是因為他們能幹,具成功的潛質;相反地,他們蒙召因為願意承認他們的無能。以蒙召記載作為屬靈領袖的註釋,聖經指出真正的領袖不是那些有領導才能或具野心爭取領導位置的人。他們應該是猶疑,有所保留,因為認識自己如何缺乏、不配擔當召見而掙扎,卻願意倚靠神的指引和力量的人。這個勉為其難而被神所重用的觀念,聖經其他文體的作品中,也屢見不鮮,就如揀選小的兒子(雅各、約瑟、摩西、掃羅、大衛)或膝下猶虛的夫婦(亞伯拉罕、哈拿、瑪挪亞、伊利莎伯)。這也是曾受教於迦瑪列、大有學問,也有崇高社會地位的保羅所說:「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一26~27) 的意思。
  採用較詳盡的格式第二個目的,就是要強調在呼召中神的角色和祂守信實地帶領子民,即使領袖表面看來不能勝任 (注意撒上十六7對大衛的評論)。當人承認力有不逮時,跟著的總是神肯定祂的同在。「我是甚麼人,竟能去」總有「我必與你同在」的應許。(出三11) 最後,召命不是倚靠領袖的才幹,乃在乎領袖對神的倚靠。領袖是奉神的名出去,而神的能力透過他們發揮出來,這才導致成功。

蒙召記載的神學

  1.  神子民的領導職分不是人所能爭取的,召命也不是因某個人的才能或力量而得以成就。聖經偉大的領袖沒有自我提名競選聖職;他們是由神安排、信眾團體邀請或在某些情況下,經過尋求神的旨意後的委任。舊約中沒有描述任何一個領袖是本身具備作為領袖的才能。甚至那些普遍被信徒推崇富有恩賜的人物(約瑟、大衛、所羅門、尼希米或新約的彼得、保羅),聖經都非常謹慎地將他們的"成功"歸功於神在他們生命中的同在、他們對神的信心回應和他們認知自己在事奉神中的角色,而非在於他們的潛能或特殊品質。
  事實上,如果仔細閱讀聖經的故事,不難發現神常常揀選一些在社會接受的權力架構以外的人,作為領袖:小么(大衛)、婦人(底波拉)、左撇子(以笏)、欺騙者(雅各)、膽怯者(基甸)、流浪漢(亞伯拉罕)、無學問的漁夫(彼得)、鄉下姑娘(馬利亞)等。耶穌在一個猶大細小鄉村的馬棚裡生於貧窮家庭的景象一點也不羅曼蒂克,而首先敬拜基督的卻是一些低下階層的牧羊人。
  2.  成功的領導與領袖個人的才能並無直接的關係,因為關鍵因素並非權力架構、關係、個人的魅力、行政管理的專長、或技能。在另一段聖經,先知對另外一位領袖說:「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這是各個呼召記載的基本觀念。蒙召者的質疑或婉拒,其實是宣認自己缺乏完成任務:「我不能勝任」。聖經視這種謙卑的態度,是成功的領袖必具的條件。以賽亞蒙召的記載中,面對「高高在上」的神而感到「我有禍了」的描述,正好說明這點。
  一個謙卑的人不是充滿自卑感的懦夫。保羅一方面宣認:「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四7) 但同時又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
  這個觀念在舊約中多次回響,警告以色列人勿以為成功乃人的努力和才能的結果(申八11~20,書七3)。聖經新、舊約經常重複提及,目的就是要鼓勵信徒不要因認識自己是罪人而退縮不前,相反地應倚靠加能力的主,奮勇承擔主呼召我們事奉祂的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