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經文:弗二:19-22、路十五:17-20、25-32

周神助牧師


  以弗所書提到我們不再是外人,也不再是客旅,我們乃是神家裡的人,與聖徒同國。弟兄姊妹,我們來到教會就不再是外人,也不是作客的,而是和所有的聖徒一同在神的國度裡面;並且在教會中,我們不單屬於一個大家庭,也各自有一個小家庭,就是教會的小組。當耶路撒冷教會有三千人信主時,他們就在殿中,且在家中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並且彼此交接、一起禱告、傳福音、讚美神,得到眾民的喜愛,主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殿中」代表一個教會的大家庭,而「家中」就是教會的小組。對我們來說,「家」是神所賞賜的,神不單讓我們各自擁有一個家庭,並且又有一個屬靈的大家庭,但我們若只生活在大家庭裡,比較難有親密的關係。惟有在小家庭中,我們才可以真正彼此分享與分擔。
  今天是歸家的主日,我們何等的盼望每一位弟兄姊妹不只是回到教會這個大家庭,並且都能夠回到小組這個小家庭中。當我思想歸家的主日時,神就讓我看見一幅圖畫,就是耶穌所說的浪子的比喻:一位父親等候他的兒子歸家,及兒子回家後的情景。我們要從這幅圖畫來思想,我們如何真正回到神的家中?回家以後又要做些甚麼?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小兒子與大兒子是怎樣回家的?回家以後,父親分別與他們說些甚麼?

一、浪子回家

  小兒子離家前對父親說:「把我應得的給我。」他在家裡雖然享有父親所賜的許多豐盛和家庭溫暖,但父親有時會叫他作這作那的,他不喜歡,他希望有更多的自由,不受到約束,所以他就離家。當他出去以後,經過很多的問題與痛苦,所以他醒悟過來並想到:「我父親的家中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我要回家。」在這裡我們看見,家庭對每個人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我們每一個人的家庭很重要,神的家也很重要,不只神這屬靈的大家庭很重要,小組這個家也是同樣的重要。我們在小組中彼此的親密關係,對個人、家庭及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為甚麼我們當中有些人願意來到教會這個大家庭中,卻不敢進入小組?或許有人會認為到教會聚完會就離開,不要和人發生太密切的關係,免得帶來傷害。我認識的一位會友曾在國外的教會參加過小組,他遇到一些問題, 覺得受到了傷害,所以回來台灣後,他對我說:「我來教會主要是參加教會的崇拜,但我不願意參加團契或小組。」事實上這是非常可惜的。通常我們若只參加大聚會,彼此的關係是生疏的,因缺少親密關係,多半不久就會離開這個地方。我們需要學習在家裡彼此相愛、分享,共同建立一個愛的小組及愛的家庭。這樣,我們的家庭就成為溫暖的家庭,我們的小組也成了愛、溫暖及喜樂的小組。
  昨天我在木柵靈糧堂的獻堂感恩禮拜中聽到一位弟兄見證:他從小在基督教家庭中長大,父母親帶他去教會,但他在十五年前就離開了教會,之後都沒有去過教會。因為他當時認為,以前是父母親要他去教會,而今他已獨立,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所以他不要到教會去,於是就慢慢停止去教會。但是神仍然等候他「回家」。他分享說:有一禮拜天早晨,他要到大世紀戲院看電影,經過懷恩堂前聽到詩歌的聲音傳來,就好像是十五年前父神那愛的呼喚再次進到他裡頭,他忽然感到這十五年在外邊就好像浪子一樣,他需要回家。感謝神,他正巧住在木柵靈糧堂的巷子裡,於是就到教會去,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他在教會和小組中得到幫助與個人生命的成長,使他能建立一個基督化的家庭,感受到神家中的甜美與喜樂。我們看見這個「浪子」醒悟了。
  我又想起,大約四十年前,當我離開家鄉來台北唸大學時,曾這麼想:我從小被逼著去教會,現在來台北可以自由了。但是感謝神,就在這時,神讓我真正的認識耶穌,我感覺到非常需要弟兄姊妹,需要一個屬靈的家。我進到大學後,那時的團契因人數太少就解散不聚會,但我覺得有需要繼續,就找幾位新生成立一個小組,別的團契辦迎新會,我們的小組辦「迎舊會」,把舊的歡迎回來。如今回想起來,那些年的屬靈家庭--團契和小組給我的幫助,對我的一生影響非常的大。
  我們在這裡看見,當小兒子醒悟過來回到家時,他最先想到的是沒有東西吃,想到爸爸家裡口糧有餘。有時候我們回家就看報紙、看電視、吃飯、睡覺。但「回家」不只是這樣。神要我們的「心」回家,我們的「人」要回家,要在家中與人建立關係。假如小兒子回家說: 「爸爸,給我吃,給我穿,戒子給我,鞋子給我。」然後拿了錢又出去了,這對父親是再一次的傷害。我們看見,小兒子需要與父親重新建立關係, 他說:「父親啊,我得罪了天,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做你的兒子,把我當作雇工吧!」而父親看見他的態度,是跑去抱著他,我想這就是小組裡的「破冰」,彼此歡迎。因此我們回到自己的家最重要的是關係的恢復;包括夫婦的關係,兄弟姊妹的關係。分擔的痛苦是一半的痛苦,分享的喜樂是雙倍的喜樂,當我們一起分擔、分享、破冰及敬拜神的時候,我們就經歷神的恩典、能力流露在我們的小組中,我們就得到建造。
  另外,對小兒子來說,過去他在家裡只是吃喝玩樂, 拿了錢出去也是吃喝玩樂,他沒有使命感。當他回到父親那裡,他說:「我不配作你的兒子」,這種說法不對,因父親說:「不,你還是我的兒子,你還是我所愛、所接納、所欣賞的,雖然你過去這樣,但是你回來了,我仍然接納你、愛你、欣賞你。」另外他說對了的是,我要開始工作,以前都是哥哥在工作,現在我願意在家裡盡本份作個好孩子。回到家不只是為自己的需要,回到小組更要在小組中一起參與事奉。我們若過去在小組是被服事的,現在要來服事別人,與別人分享。

二、長子回家

  可惜,小兒子回家後,家裡充滿歡樂。哥哥的心態卻不是這樣,他回家卻不肯進到家中。假如哥哥不是如此,我想這位弟弟應該會對哥哥說:「哥哥,對不起,過去我在外邊都沒有負責任,現在爸爸原諒我,也求你原諒我,我們一起相愛、彼此接納、一起來努力。」但這位大兒子從外面工作回家,聽到作樂的聲音,僕人就告訴他說:「你的弟弟回來了,你爸爸看見他回來,就把肥牛犢宰了,現在很多人在裡面作樂歡喜。」他不歡喜,他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就不進去了。求主幫助我們要歡喜快樂的回家,不要作大兒子;大兒子雖然天天回家,但他不快樂,他與父親有距離,心中對父親有埋怨卻沒有說出來,因他感覺在家裡是作工的,於是他說:「多年來我一直在作工,我沒有違背你的命令,但是你從來沒有給我一隻小羊羔,叫我可以與朋友一起快樂。」他一直在聽命令工作,表面上與父親的關係不錯,但事實上卻是有距離的。所以哥哥比弟弟更需要破冰,因他沒有感受到父親的愛。
  弟兄姊妹,我們在家庭、教會與小組中,是否也會有這種強烈的感覺,只覺得自己一直在工作,教會常常要我作這作那,作得很不快樂?然而在屬靈的家中,我們能一起聚集,一起分享、分擔,其實就是一種快樂。為何哥哥在家中會不快樂呢?他不快樂的最重要原因,是他和父親、弟弟的關係不對。通常影響我們、使我們最不快樂的是人際關係,當夫婦、親子、兄弟姊妹的關係對了, 可能我們的工作不會減少,但心中會非常的喜樂。
  我相信,教會是一個服事的團體,小組亦是一個戰鬥的團體,從使徒行傳中看見,當彼得與約翰被抓又被放出來後,他們就歡喜快樂高聲讚美神,求神讓他們大放膽量傳神的道,又求神伸出手來施行神蹟奇事。他們禱告完了,地就震動,他們被聖靈充滿,充滿了喜樂。所以問題不在於工作多少,而是我們與神、與弟兄姊妹的關係好不好。
  所以我們要歡喜快樂地回家,因為看見父神是何等的愛我們,並且我們也要真心接納欣賞我們的弟兄姊妹,對他說:「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我們需要彼此扶持、相愛與建立,求主幫助我們。
  我想,若這個大兒子聽見弟弟回來,能歡喜的接納欣賞他,這將是個非常美滿、寶貴的家庭。
  我相信,在這次歸家的行動中,有些弟兄姊妹過去沒有參加小組的,將會回來參加小組。我們要伸出手來,好像父親抱著小兒子連連與他親嘴一樣。我們若願意接納欣賞他們,在小組中彼此相愛分享,有生命的交流與互動,將一起看見神的恩典在我們身上,讓你我成長,而小組、家庭、教會也跟著一起成長。
  我們也看見,父親對大兒子說:「所有我的都是你的。」讓我們回家不只是一直在工作,而要看見神對我們說:所有天父的都是我們的。讓我們來享受神無限的恩典,在小組中享受神的愛、聖靈的果子與恩賜,一起分享在基督裡的豐盛及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事奉並不只是一直不停的工作,乃是要在愛裡事奉,我們在愛中聽神的命令,就會發現這樣的家庭及小組生活是何等的喜樂。
  盼望每一位作神兒女的,來到神的家中、來到教會、進入小組中,要有一個心願:求主使我們被建立,我們願意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建造,在主裡看見與神有愛的關係,與弟兄姊妹彼此認識、接納、分擔、分享,一同來贏得社區、贏得整個大台北。神賜給我們這個使命,不只是要我們關係的重建,而是要建立一個喜樂的家庭、教會及小組。更盼望每一個小組成為敬拜的、有能力的和宣教的小組,當我們這樣建造時,就能完成神賜給我們的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