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宣道會看基督教與天主教的異同】
《宣道牧函》,1998年12月(第14期)
神學及時事立場委員會



  自從二十世紀普世基督教運動以來,天主教與基督教(即更正教,下同)增加了對話。兩者互派代表出席議會,共同參與社會見證,使彼此的差距日漸減少,甚至有些人感到基督教應拋開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包袱。自梵蒂岡第二次會議(Second Vatican Council,1962-1965,下稱梵二會議),天主教向基督教展示了友好的態度,作為基督教福音派的信徒,應要重新思想兩教合一的問題。
  最能突出天主教對基督教立場的,是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1545-1563);向基督教伸出和好之手的,是梵二會議。事實上,天特會議中兩者教義的分歧,並沒有在梵二會議中修改。我們試從幾點重要的教義:因信稱義、聖禮、教宗無誤及馬利亞的內容來審視兩者的分別。

一、因信稱義

  天特會議舉行的目的有二:為了回應被視為「異端」的更正教,重申天主教的信仰立場;其次是對教會(天主教)內部生活的整全改革。由此可見,天特會議的召開是從對外(回應更正教)及對內(內部改革)兩面抗衡宗教改革運動,其中重要的教義是「因信稱義」。
  天特會議為了反對路德所說的「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聖經」,他們特別為因信稱義留下做善功很大的空間。在論及補贖和洗禮的分別,會議文獻指出洗禮是靠賴耶穌的功勞使我們獲得新生,但洗禮之後,人仍會犯罪,這樣補贖的聖禮對我們獲取救恩就是必需了。我們必須付上眼淚和勞苦以達成補贖的要求,所以補贖被稱為「付代價的洗禮」(alaborious kind of baptism)。這種補贖的教導使人誤信基督的恩典不足赦罪,人要付上功德才能贏取救恩。至於因信稱義,天特會議對路德的教導提出強烈的譴責:
  若有人說,其中教導罪人唯獨因信稱義,意思是:如要得到稱義的恩典,並不需要其他東西的合作,而他亦絲毫不需要憑自己意志的行動,使自己作好預備和部署--讓他受到咒詛。若有人說,人稱義唯獨是因為基督的義歸在他身上,或唯獨是因為罪得赦免而須聖靈在他們心中傾注恩典和慈愛,或說我們類似稱義的恩典純是神的好意--讓他受到咒詛(Canon 11)。
  天特會議有關因信稱義的道理滲入了以人為中心(anthropocentric)的錯誤,這點正是基督教所激烈反對的。如果撇除當時天特會議的偏見,天主教與基督教對因信稱義的觀點應該是一致的。一九九七年二月,世界信義宗聯會與天主教會發表《因信稱義聯合聲明》,與路德所持守的相近,給雙方信徒一個鼓舞,因為這聲明除了點出二者分歧外,更重要的是表彰了自天特會議以來天主教修補的努力,以期達到對稱義教義有共識,克服早期天特會議對持異見的基督教咒詛。可是,我們對未來天主教與基督教和好合一未敢有太樂觀的態度。一方面梵二會議並沒有對因信稱義的問題詳加討論和修改,也許當時時機仍未成熟;另一方面,上述的《因信稱義聯合聲明》仍未得到天主教教廷的認可,雙方對因信稱義似乎仍有分歧。如果天主教對天特會議對有關因信稱義不再進行修訂,那難怪巴特(K.Barth)堅持天特會議與宗教改革者之間對因信稱義並無妥協之處。天主教與基督教復和,恐怕要走的路還遠。
  反省:我們在此不是說天主教徒中沒有人持守因信稱義,也不是說基督徒中所有人皆守因信稱義。我們相信凡是忠於聖經真理,且是不增添不減少主道的信徒,都為主所收納。我們欣賞自梵二會議後很多天主教會強調回歸聖經的運動,讓信徒更多查經學道,我們期盼這有助他們明辨真道。基督徒個人在接觸到天主教徒時,應善意謙卑地向對方強調因信稱義的救恩觀,從正面的角度建立彼此信仰上的友誼。

二、恩典問題

  基督教與天主教對恩典的分歧,決定二者在聖禮、教宗無誤及馬利亞觀的差距。

1.聖禮

  天特會議的主題要突顯「教會的教導使命是維護『聖經』與『傳統』的完美整合,作為信心的兩頭源頭」。基督教卻相信信徒可藉賴信心、上帝的恩典及聖經(即上帝的話),直接與上帝交通,人不必靠賴世上的「教會傳統」,而把聖經高舉過於教會會議及傳統。天主教把聖禮賦予了特殊地位,相信基督恩典,活躍地臨在聖禮,以致人必須靠聖禮才能稱義。這樣,恩典注入了聖禮,使人稱義,天特會議決議如下:「如果有人說新律法的聖禮只是表記而非救贖的必須,以致人不需它也不須要渴求它;人只須單藉因信稱義到達上帝那裡,讓他受咒詛。」
  反省:宣道會只視初期教會所持守的主餐和洗(浸)禮為聖禮,而不會視天主教傳統中訂立的其他五種禮儀為聖禮。自天特會議至今,天主教會都提升「七聖禮」(SevenSacraments)的重要性到含有救贖的必須性(necessaryforsalvation),確實誤導信徒以u守禮儀」來維持救恩,是推向「藉行為得救」的錯謬。可惜的是,不少基督徒亦同樣誤以為「未受洗禮就未算得救」,亦以「守」主日、「守」聖餐、「守」奉獻、「守」十誡等為維持得救的條件,事實上這些行為乃是得救後的表現,乃是有基督生命者理所當然的自然流露,絕非博取神祝福的功勞。

2.教宗無誤

  為了保證教會傳統的正確性,所以必須賦予教宗無誤的神聖權柄,使所宣佈的教會法規(Canon)得以無誤地頒佈。這點使基督教與天主教產生難以復合的鴻溝。宗教改革者包括路德及加爾文,堅稱恩典只從基督而來,施恩者與恩典統一,恩典絕不能離開上帝而注入受造物,如會議或聖禮。這些注入受造物的恩典稱為受造恩典(Created Grace),更不能以任何形式延伸出去。宗教改革者把恩典稱為整全恩典(tatogratia),即是說整全及不可分割的,因為恩典與上帝所賜給我們的耶穌等同,這是路德所理解的唯獨基督。基督徒尊重教會領袖也重視聖禮,但決不讓人及聖禮分受了基督的恩典,所以我們絕不會接受教宗無誤論,也不會向聖人遺物敬禮,以期獲得額外恩典。
  反省:基督徒以三位一體的神為首,不以地上任何尊貴聖潔的人物為權威般可以代表神。教會歷史不斷提醒我們切勿將人神化,否則後果嚴重,然而,這亦不是表示基督教會因為沒有最高領袖變成一盤散沙,沒有合一。我們不強調宗派間的行政合一,但注重宗派間的靈裡合一:我們不會稱哪一位教會領袖無誤,但會彼此代禱,求神保守不出錯。求主憐憫,讓基督教的宗派裡、機構裡、堂會裡沒有人被視為教宗。

3.馬利亞

  梵二會議對天主教與基督教有關聖母的分歧,處理得十分小心。會議提醒在論及聖母的特殊地位時,應該小心避免一切虛妄的誇大與心地的狹隘,目的是避免分離的弟兄誤會,這種積極態度是值得欣賞的。雖然馬利亞的地位放在教會篇而非三一上帝篇中,但就馬利亞的升天、受禮敬、終生童貞女教義,梵二會議仍是全力肯定及堅信不渝。在梵二會議宣稱馬利亞「在結束了人間生活的過程後,身靈一同蒙召升天,被上主榮擢為宇宙之后,使她和她的聖子--萬君之主,罪與死的征服者,更形相似。」
  若望保祿二世以教宗身份,褒揚馬利亞的品德,以及她在整個救贖計劃中的參與。他說:「〔馬利亞〕,妳是〔神〕在伊甸園所應許的女人,自永遠便被選為真道之母、神智慧之母、愛子之母、萬福真神之母。」馬利亞被抬舉到與三位一體上帝相似的地位,難怪在拉丁美洲、歐洲及菲律賓等地,馬利亞與其他宗教混合,成了眾人膜拜的神。
  反省:基督徒不拜馬利亞,不向主母祈禱,不等於我們不重視馬利亞的尊貴性。相反,我們以她為「常人」地去理解,比天主教會以她為「無原罪」、「升天」那位神化了的「超人」來理解,更顯出馬利亞作為人的偉大。馬利亞既沒有天賦與特寵的超凡生命,更能激勵一般信徒去學效她,而不會只求她的神力神助(這正是天主教徒所誤求的)。願我們都學會像她的心態--「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路一46-47)。再者,信徒不必熱切探究所謂「聖母顯靈」的真假性,因為最重要的,反是渴慕這方面的信徒的動機為何?事實上,大多數人只想尋覓一尊靈驗的聖母像來求她應允自己心中所求(是以己為重,非尊主為大),這只是一重變相的「求菩薩賜福」的表現,基督徒切忌效法。

三、我們對天主教的態度

  梵二會議對基督教有極友好的態度。他們所極樂意看到的,乃是這些分離的弟兄能將基督視為教會共同的根源中心。與基督合一的希望,激發催迫他們更加尋求合一,並在萬民之前為自己的信仰作證。梵二會議不單向基督教招手,她代表了天主教在二十世紀的新步伐,從保守唯我獨尊過渡到開放接納不同團體的見解。在社會層面上,基督教和天主教在某些社會問題之基本立場有相似之處,例如社會道德問題、墮胎、同性戀、色情文化、享樂主義、商業消費、經濟壟斷、環保、恐怖主義等,值得我們更多認識對方的觀點。
  我們對天主教所持有的開放態度應該接納,但必須緊記,基督教與天主教在教義上仍存在極大分歧。我們的立場是:自宗教改革以來天主教與基督教在教義上的分歧沒有改變,至少由天特會議到梵二會議都是如此。近日信義宗教會與天主教就因信稱義所達成的共識,看似寶貴,但其中措詞十分謹慎,事實上並未代表整體天主教的教義,至少在大公議會上從未定案。或許待下一次大公會議我們看到天主教對因信稱義提出積極的意見,我們才有共同根基處理其他問題,諸如馬利亞、教宗無誤和聖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