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新紀元運動」的人觀比較

引言

  一股源於東方,再經西方反文化浪潮衝擊下,而重新包裝的思潮-新紀元運動,在西方世界正方興未艾,如今又傳回東方人社會,並以許多的方式滲入不同的生活層面。這個「運動」實質是一個龐大的混合物,當中雖繫於幾個基本原則,但一切都能與之共存,甚至有基本矛盾的信仰和思想,都能在它的解釋下兼收並蓄,予以「洗禮」及「淨化」後,都成為了此運動中與其他思想「和諧相處」的一份子。其中包括幾個東方古宗教,如印度教、佛教、禪的復甦,並且混雜了通神論、靈魂學、靈智主義等觀念,又加上著重實用層面的超覺靜坐和占星術等。或許,西方社會厭倦了傳統基督教的信念,對過於灰色的宇宙觀和現存生活方式產生了反動意識,配合如環保,反物質主義等觀念,新紀元運動成了一個多元化,且積極樂觀的現代思潮。

  從新紀元內一個占星的角度看來,人類巳由基督教掌權的紀元(以雙魚為其星宮),轉入另一個星宮-寶瓶座 。這個全新紀元的世界將要展開,並且它仍兼收著一些基督教的原素在其中,因為它視兩個紀元是一個「延續」,而並非彼此對立,故此,基督教仍是兼容於此新紀元中。而本文討論的目的,也正在於對基督教與新紀元在「人觀」的理解,作一個在兩者觀念上的比較。

  為了能帶出新紀元運動中人觀的理論基礎,因此,以下會先簡載新紀元的幾個基本信念;而第二部份,會分別對新紀元運動與基督教的人觀,以及與人觀有密切關係的救贖觀念作一個闡釋;在最後的部份,會嘗試對兩者在觀念上作一些比較。

I.新紀元基本信念

一、萬物皆為一體

二、一切皆是神

三、人性即神性

四、意識上的改變

五、樂觀的宇宙觀

II.基督教與新紀元的人觀

一、人之本質

二、拯救之道


一、人的本質

A.基督教的人之本質

  1.理論基礎-聖經 基督教的人觀是建立在新舊約聖經及傳統的神學理解上,而人是在一個與神的關係下來理解。

  2.具神的形像的被造者

  從基督教的理解角度,「人」是被造的,這也是聖經對人一個最根本的了解,並且,人是按著神的形像而被造。基於人被造的性質,所以,人只為一個有限的個體,活於受規限的時間與空間中,而所身處的這個時空,亦為神在人以外的其他被造物。另一方面,人是按著神的形像而被造,人除了具備物質的一面外,亦具有屬靈的層面。在物質的層面上,人是會朽壞的;在屬靈的層面上,人具有永恆不朽的特性。

  3.人的犯罪與墜落 人的犯罪及墜落是聖經對人的一個重要描述。當中指出了人原先倚賴著創造者的生存狀態,但人僭越了這個附屬的關係,而不順服上帝及嘗試超越自己的限制,破壞了神人間的關係,而始袓的犯罪,成了人類罪性的基礎。在一方面,人在始袓的犯罪下成為了罪人的身份;而另一方面,人在這個破裂的關係下,也同樣地行出違背上帝法則的行為。

  4.永恆的歸宿 在基督教神學的理解下,「死」是人犯罪與墜落後的必然結果。人的死亡具有兩個層次的解釋,當中包括肉身的死亡及靈性的死亡。所謂靈性的死是指人在犯罪後,與上帝隔絕的生存狀態。而肉身上的死,正是表明了人在肉身層面上的朽壞及完結,在物質生命上的結束。在基督教的觀念下,人的永恆歸宿,所指的正是一個永遠延續的生命,這個生命的存在方式,即是否與上帝能有永遠的關係,亦即是所謂的「永生」與「永死」的永恆分野。 B.新紀元的人之本質

  1.理解上的限制 新紀元運動作為一個思潮及運動,本身並不如基督教般,具有清晰及系統化的教義,或一個概括性及傳統的神學觀念架構。因此,若然要對整個「運動」作一些在人觀的理解,本身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及難處。並且,整個思潮在各個信念及理論背後都存在著很強的緊扣關係,而當中所牽涉的範圍也相當廣泛。故此,要對「新紀元」有關人之本質作討論,本身只能基於有限的資料下,嘗試作一個在理解上的歸納,以帶出在人觀理解下的重點和特式。

  2.理論基礎 新紀元運動當中的思想觀念,主要都是吸納自不同的東方宗教及文化思想,而再披上了西方其具理性和科學色彩的外衣。而當中的觀念,主要是建基在幾個科學及物理的理論基礎上。其中包括: a)愛恩斯坦的「相對論」:E=mc2。基於這個理論,新紀元運動者選取了當中提到有關「能量」與「物質」的互換關係,而引申出「能量」與「物質」雖然是截然二分的東西(如「時」、「空」),亦能彼此存在著關係。 b)量子物理學 c)Teilhard (1881-1955) 的集體(綜合性)意識理論(complexity-consciousness)。 而新紀元的科學家 Fritjof Capra 就借用了量子物理學中的一個理論-「不定定論」 (uncertainly principle)當中所反映出宇宙的神秘性,而結合了 Teilhard 的「集體意識理論」,成了對「神秘主義」和「宇宙一體論」 (Universal One) 的理論基礎。 d)超絃理論 (Superstring theory)。這個理論指出,宇宙原本是具有十個「次元」(dimension)的,但經過宇宙大爆炸後,其中六個次元經巳收縮,只餘下四個。新紀元運動者 K. C. Cole 就引用了這個觀念,以成為支持「宇宙的任何一部份都擁有或含有其他任何部份」這個說法。事實上,這些都成了新紀元運動中有關人之本質的重要「科學」理論支持,而再並把它們結合於東方的神秘文化和宗教,即 萬物本一的「道」和佛教的「涅槃」 ,更突顯出其「一元」的宇宙觀。

  3.「一元」的觀念 「 萬物本一」(all is one) 是新紀元運動中,一個重要的觀念。從這個觀念,可以推出一個對「人的本質」的理解。在這個觀點下,「人」-並不是如基督教中所說的,是一個被上帝所創造的「被造者」(creature),而在本質上,是宇宙的一部份。而對於「人」的本身而言,亦沒有所謂靈魂及身體(無論一元、二元、甚至三元論)在本質上的界分。他們看「人」在「物質」的一面,實質上是「靈」的居所。無可否認,這是站在一個以「輪迴」為背後觀念,所作的一個理解角度,而再基於在上面提及的理論基礎,新紀元運動對「人之本質」的理解,只看為是一個「能量」的顯現,「人」只是一個「形態」(aspect),並且,人的「靈」(spirit),若以他們的角度為根據,也即等同於「能量」(或許只是一種「意識」)。

  4.神的形像 對於了解新紀元運動在「人觀」上的理解時,相信不能忽略與「神觀」的關係。「人就是神」(humanity is God) 是另一個重要的觀念。按他們的理解,「神」並不具有所謂的「位格」(person),而本身只為一個宇宙總體的「能量或意識」 ;在這個觀念下,「人」也並沒有所謂的「神的形像」,當然,這個結論是建基於「人就是神」這個理本假設上。從而,他們相信「人」只要能透過適當的訓練,讓人的意識覺醒他們的「自己」(self),就能讓「人」本身無限的潛能再次發揮出來 ,而正因人現在受著「無知」所蒙敝,所以,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其「神性的真相」,故此人要重新醒覺「成為神」 。 基於在他們這個理解下,所以實質上並沒有所蕅「創造者」與「被造者」的關係及界分 。

  5.「輪迴」與「因果」 「輪迴」(reincarnation)所指的就是在人死後,人的靈魂會轉生到另一個身體中,而且是一個「循環不息」的轉生過程。所謂「因果」(karma)所指的,是人會受著前生的行為的好壞,來決定他們的來世。對於新紀元運動而言,「輪迴」取替了有關死亡、復活及永生等觀念,而「輪迴」與「因果」才是合理的理解。因為他們理解「人生」為一個「超越之路」,人的發展與成長過程,並不會在今生中便能達成,而他們更認為,人世間中的不完美,亦只為提供額外的時間,給靈在其中成長 。 「輪迴」及「因果」的觀念,在整個新紀元運動中,亦沒有統一的解說,或許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並非把東方傳統對「輪迴」及「因果」的思想及理解完全接受過來。而基本上「輪迴」(reincarnation)這字眼是由 H. P. Blavatsley 所建立的,用來統稱及取替數個英語中有關「轉生」的字眼,如 "Metempsychosis", "Tranomigration" 及"Reimbodiment"。「輪迴」與「因果」在東方的宗教中,是不能分割的兩個信念,但在新紀元運動的詮釋下,這兩個觀念往往可以變得無須並存及依賴,甚至有些人更認為這兩個觀念彼此排拒。

  6.息息相關的「前世」、「今生」與「來世」觀念 有一點對於新紀元運動來說,總是一致的觀念,就是他們同樣相信「人」在輪迴之中,人的「靈」至終是會達致完全的地步 。他們同樣認為,人的靈在「輪迴」的過程中,是不會反回到「低等的生命形式」中(如石頭、樹木等) 。換句話說,他們相信人的靈是由最低等的形式中,進化至現在的形式-「人」,故此這個「進化」過程,是只會單單向上的不斷改進。跟據新紀元運動中的 Lanny Buettner 提出,人透過「通靈」能接觸到一組的「靈」,這些「靈」是較高層次的。這些靈的工作是在計劃一段一段的「生活」,而人透過「通靈」便能與他們有所接觸,並且可以從中選擇自己來生的生活形式 。 當然,對於相信「輪迴」再生的人而言,他們同樣認為「人」的今生是帶著「前生」的思想、性格及某些過去的特徵 。他們從這個觀念引申出,只要人能醫治「前生」的難阻,就能達至有更好的「今生」和「來世」。基於對輪迴觀念的接受,他們同樣相信靈魂的永存性。

  7.樂觀的「靈魂不滅」觀念 他們認為「靈魂」在某時間開始了,就不再毀滅。「靈魂」在輪迴中可能會脫離輪迴,而達致另一境界而存在;卻又可能永遠在輪迴之中,至於在這方面的理解,整個新紀元運動並沒有統一的看法 。但是,縱然人可能永遠在輪迴之中,但對於他們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受苦」的過程。他們指出這個「悲觀」的理解只是東方人的看法。由於新紀元中積極的思想,他們看「永遠的輪迴」實質是一個向上且邁向完美的過程,仍然維繫著與宇宙「同一」的關係,那麼,每一次的生命都仍是「樂觀」和「美好」的,在乎人努力地的發揮他們無限的潛能-即他們本身的「神性」。 基於他們對「輪迴」觀念的肯定,所以「人的死亡」對於他們而言,就不再有值得懼怕的神秘色彩,況且更沒有所謂「末世」的威脅。而「永生」對於他們而言,本身就是「靈的本質」,因而亦沒所謂有的「復活」。「人」只會再生於不同的身體之中,而這也是一個不斷向上及樂觀的過程,不斷邁向「完美」之路。 二、拯救之道 A.基督教的拯救之道 1.目標: 因著人悖逆神,成為罪人,拯救是為了修復兩件事,第一,神人之間合宜地位的回復。第二,因錯誤的關係所衍生違反本性的罪行,要得到補償。 2.方法: a)三位一體中的聖父計劃,聖子自願執行,取了聖父透過聖靈所預備的身體,成為新人類的代表,死在十字架上,成為滿足神公義要求的祭品,代表不義的人接受罪的刑罰,使神人關係復和,以及滿足補償。

  b)而有罪的人,在聖靈光照之下,明白自己的景況和救贖,以致可運用自由選擇接受或拒絕,並承擔其責任。

  3.後果: 人被聖靈光照後生兩個回應。消極方面,人放棄以往那種朝向罪行的心思和行徑;積極方面,人轉而朝向一個新的方面-基督。此回應以致人重生得救,被神稱義。 B.新紀元的「拯救」之道

  1.目標: 透過自信和心智訓練的啟蒙方法,讓人醒覺自己是神,從而一步步漸進入與「神」聯合的狀態- a)透過自信和心智的訓練的啟蒙方法-這些方法包括通靈活動(channelling),冥想(meditation) 和瑜珈(Yoga)等等。 b)讓人覺醒自己是神-我們的世界巳被現代的文化,尤其西方文化改變,由此帶來人類自我限制的假像,令我們意識了我們真正的身份 。實際上我們都是披上人形的神 。 c)從而一步步漸進入與「神」聯合的狀態-按新紀元為萬物皆為一體,彼此互相連屬,互相滲透,所有東西都是整個主體中的部份,彼此同為有界限 。所謂神只是一種非具位格形態的能力,它造成宇宙並使之和諧穩定 ,實際上宇宙就是神。既然萬物皆無分別,就更無分所謂創造主與被造物,人之所以相信人與神分離,純綷是出於自己的意識 。而人可回歸與這位由萬物組成的「神」聯合。

  2.方法: a)前設-既然萬物就是神,人也就是神,所謂「惡」只不過是人缺乏此意識,人的拯救就是在錯誤的觀念中醒覺過來,掃除個人獨存的虛妄的想法,藉著直覺回到萬物皆為一體,因凡物均無界別的突破 ,而自身既為萬物的一部份,人也就回歸與「神」聯合,如此人就回復成為神。 b)步驟 1)新紀元認為知識分為低級和高級。一般的邏緝推理、語言、五官的觀察等是獲得知識的初步,這種知識是以間接的方法獲得客觀經驗,也就是低級知識。這低級知識要順應一種基於即時、直接和直覺的經驗,也就是高級的知識。此等高級的知識用以啟發我們與「神」聯合的意識,並把我們由因著無知而引來錯誤的痛苦經驗中「拯救」出來 。並沒有所謂惡,只有「無知」,這無知就是我們忘記了自己是萬物的一部份,我們是擁有神性的人。 2)醒覺將帶來超自然的能力與靈性上的平靜,當真實的自我一旦回復,超自然能力即在內中活動。所有的事,包括未來,都是可以觸及的,人的實體在此時才完全實現 。 3)醒覺是要透過靈性指引才能得的啟發。而耶穌就是其中一位擁有整全心智和完美知識的典範者,他向世人展示靈性的發現和進化的屬靈提升楷模。所以耶穌不是一位拯救者,他只是一位得著知識所啟示的人 。

  4)一般來說,能達到靈性醒覺要透過人的努力而來,這些努力包括許多不同的途徑,如: i)心靈音樂-大自然的大宇宙和人內心的小宇宙融合產生最高的力量,就是神的能量(地球音樂、宇宙意識音樂、冥想音樂、太空音樂、神秘音樂及治療音樂等)。 ii)教育-每一個人都要認識自己是神,擁有宇宙無窮的力量,人是自己的主人,亦與宇宙建立了不可分割的關係(心靈力量,自我催眠,瑜珈,內在自我冥想及個人潛能的發展等),另有一些古代秘術(如水晶課程、夢行課程及醒覺課程等)。 iii)通靈術-引導人與靈界接觸,使靈進入人的身體,引領人進入心靈和思想,得知人的過去和未來,亦通過靈的幫助,替人治療(意識通靈術、意識轉移或通靈遊戲) 。 5)現試以超覺靜坐說明人如何透過訓練以達成與「神」聯合。 超覺靜坐論超覺 (Transcendent)的重點是在人的思想方面。超覺是除去 任何積極和靈敏的思想超越一切有意識的心中煩亂與受干擾的思想,為了 要進入一個能量與智慧的寶庫,就是『思想的泉源』?面去。而靜坐的重 點是在冥想(Meditation)方面 ,冥想就是對著『無』(Nothingness)冥想,這 樣可以除去人一切的思想活動,與那最終的實體聯合 。超覺靜坐最重要 的目的是給予人類一種鬆弛、消除情緒緊張、身體疲勞、戒毒及促進生理 健康、有益於精神的技術。其次就是幫助一個發展其人格,增強其記憶 力,解決人生及人際問題,最終完全超越了粗浮的思想層面而進入更高的 境域,那?沒有善惡,好壞,問題及痛苦,尋找到最高的喜樂及滿足 。 因此,超覺靜坐是一種簡單、容易、毫不費力的靜坐技術,此靜坐方法每 天只需要實習兩次,每次約十五至廿分鐘。它沒有姿勢特殊的要求,只需 舒服地坐著,閉上眼睛,毫不費力地使用靜坐術,就可以體驗到一種愈來 愈精微的思想經驗,最後完全超越了粗浮的思想層面而進入了一個能量與 智慧的寶庫?去。精神,身體便能得到一個深於睡眠兩倍的休息,使天然醫療本能得以高度的啟發,精神壓抑、情緒緊張、身體疲勞及一切心理、生理疾病根源均得以消除,而人的心理穩定而又朝氣勃勃,工作更有效率,一切理想更容易成為現實。

  3.後果: 透過覺醒,人內在的神性(又或稱為 Higher- Self)復甦,我們生命的質素得到改善,人的潛能得以發揮,最後整個世界會達到最高的境界,就是一切會合一,世界終極是樂境的。 III.基督教與新紀元人觀的比較 一、本質的比較:神與人之間 無可否認的是,「人觀」的思索是一個人作為主體與客體並存的探究。「人」作為一個主體的探究者,在把自身客體化下自我認識、整合、創造、實現及超越。這個思索是一個在現實下的思索,人的自我認識往往被放於整個宇宙,甚或是建基在超越於宇宙的上帝中來理解。或許,上帝成了人自我追尋的最後或最基本的參照。「上帝與人」的微妙關係常是人嘗試僭越與終極追尋的期望與認同。或許,上帝與人在關係徹底的疏割、以及無法擺脫的密切關聯之間的悖謬性,正是人在自我尋索時所存在的矛盾處。 新紀元中的「萬物本一」與「人就是神」,基本是人嘗試在宇宙觀下作自我認識,無疑新紀元的宇宙觀念正是取替著上帝在定義上的終極意義,所以,不同的天體物理及量力物理學的觀念便引申地成了整個觀念的理論倚據。並且,科學的意味及宗教的神秘精神也因著這個「取替」而同樣連結於「人」這個主體與客體的追尋者身上,「人」被放在一個與神同等、卻又為浩翰宇宙中的一部份。人具備了一個安身立命、卻又極為樂觀的自我認識,基於這個樂觀的精神,人更存有勇氣去探索在物質世界背後其不可知的領域,在神與人之間,人能有自信地再次理解自己的存在及所存在的生活環境,人無需再追尋「以外」的協助,因為整個宇宙再沒有所謂「以外」的世界,就是當中的一份,也就是這個整體的本身。人存在的形態加添一份神秘色彩,並且增添了人存在可能性上的幻想空間,人能發現更多生存的引發點,因為人具備神一般的創生力,並且擁有實現的能力。 基督教對人的理解在起始點上並不是這樣。上帝是人自我追尋的起點,也是唯一合法的發問對象,而不是等同於宇宙的最後參照。上帝作為創造者與受造界有完全本質上的界分,上帝從「無」創造了一切 (creatio ex nihilo),但卻又遍在及貫乎在整個受造界中,從這個理解,悖謬正存在著上帝與受造界中「超越」與「臨在」的矛盾上。「人」與「上帝」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人至終放在一個受造者的地位,這是人存在的「本位」,人藉著具備上帝形像的特質,在本位中參予在上帝自身的神性,人從這個相對及相互關係下,人自作我整合,創造及超越。人能安身立命於上帝賦予的本位中,在認識上帝下認識自我。並且,人要成為神是一種存在的僭越,也是人對人的本位的自我否定。

二、超越的追尋

復位與超越

  人渴望自我超越,基於人經歷著限制。限制本身是一個覺醒,對約束、力有不逮、無能、無法返回(時間上).....等的一個體會,限制可以理解為人自身存在的一個現實(reality)的本位,同樣,可理解為存在形態上的「錯置」,亦即是說,「現況」並不是人原先應存在的境況。或許,這兩個同樣是人對限制的「正常」回應及態度。即或超越是人所需要的,那麼人仍疲於回答:人的超越是尋索本位,還是向外無止境的作自我突破。 新紀元強調人要「覺醒」自己為神這個身份,從而追求一個在現世更理想的生活,而進入邁向完美的「超越之路」。這「路」穿越於「前世」、「今生」及「來世」,人愈發覺在因果律下的規限,人愈要發現超越規限的重要。新紀元無疑地指出這至終是人的本位,回歸與上帝聯合的境地,也與萬物聯合。相信這人要回歸或超越至終的樂境,人至終要擺脫由「無知」所建造的世界 。新紀元於這?再一次以一個具宇宙觀的人觀重新揭露人生存的理想,又或者,再將人之至極關懷,放於一個神秘無邊的宇宙,讓人發現一個新的支取領域及實現空間,一份和諧的渴望及追求,成了在一個不和諧世界中的安慰,也成了人能共同努力的新方向。

復位與超越

無疑是人在現世的一種渴求,並且人要具自信地實現及自我滿足這些渴求,新紀元的人觀無疑提供了一個超越與復位的可能基礎。 基督教所較強調的「罪感」

  意識,無疑窒息了不少人渴望徹底實現理想於現世的可能,人變得無能於改變自身的存在景況,人在存樂境的失落是人無法挽回的,人原先是這個樂境的破壞者,今日仍在延續破壞。基督教的神學毫不忌諱地展露人在理想與超越的追尋之另外一面,一個無法自救的光境。人沒有扭轉自我本質的能力,人本身在本質上的界分,在基督教的理解而言,是與上帝復和的關係。超越與復位的核心,是一個以上帝為中心的追尋。其目的不在叫人發現自己是神,而是發現一個相互位格的關係,在關係中能存著樂觀(生命主的賦予)與悲觀(自身的罪性)間的審慎態度,人復位及超越而歸於「本位」。

三、超越的途徑

自力與他力

  人在確立理想的樂境之餘,還要追問人的實現能力。這是一個人在自我整合、創造及超越的關鍵所在,人要成為自我自身以外的幫助者,當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限制,人在通往超越之途,所需要追問的是實踐力的問題。 無可否認的是,如上文所指出,在於新紀元的宇宙觀與神觀、及人觀在本質上的結合,在他們看來,一切都是自身潛存的力量,亦即是說,人超越的力量是可以開放於任何一個在宇宙間存在的能力,因為,這一切最終是「己」的力量。故此,人的超越是在「自力」或「己力」下的超越。無論這個超越是只限於現世,還是超越前世來生,「自力」仍是一個合法的能力溯源。因著這份能力中的神秘成份,人難以質疑當中的實效性,至終,人相信「人」至終能自足及完滿於這個宇宙系統之內。

  在基督教的觀念下,人自足的能力在創造時巳提出了質疑甚至否定。人沒有扭轉自我本質的能力,因為這個本質的關鍵在一個與上帝的關係上。所以,這個復位或超越不是人自我能完滿的事。基督教是一個強調完全「他力」的救贖宗教,在救贖的工作上,人處於一個被動及接受的角色,人在創造者的工作下合法地在生命本質上有所改變,得以重建一個與上帝復和的關係,並且,人在這個關中能以安身立命,直至越過今生之境,而進入永生之途。

結語

  「人」-一個未完的探究者? 無可否認的是,新紀元再次揭露人對自我的探究,一個自我完成及超越的探究。同樣,整個人類在渴望著和諧、以及能樂觀及自信地實現人間的樂境。或許在他們看來基督教信仰巳失去了扭轉人類命運的說服力,也往往把人類的前境塑造得過於悲觀,但相信在人觀上的探究在人類的社會中仍會延續,人仍在發問、人仍在質疑,若然基督教的聲音巳不再,那麼,「人」-只能作為一個未完的探究者......

參考書目

期刊

  王金石。<解開前世今生的謎>,宇宙光,1994,10月,頁74-75。

  陳葳研。<新紀元浪潮的信仰反省>,時代論壇週報,1993-11-21,第325期, 頁1。

  陳韻琳。<新時代運動是什麼?>,宇宙光,1994,10月,頁70-73。

  倫志文譯,Norman L. Geisier &J. Yutaka Amano。<新時代運代的警兆>,今 日華人教會,88,5月,頁28-30。

  劉潔玲。<新代紀元狂進襲香江:一場無聲的文化大革命>,時代論壇週報,92- 12-27,第278期,頁1。

  羅慧貞。<新紀元巳經來臨!-New Age Movement>,突破,88,8-9月,166 期,頁10-11。

  顧修斯,李達人譯。<揭開「新紀元」的面紗>,校園,87,2月,頁4-11。

二)書藉

  David k. Clark. Norman. L. Geisier. Apologetics in the New Age- A ChristianCritique of Pantheism. Michigen: Baker, 1991. Douglas.

  R. Groothuis. Unmaskingthe New Age. IVP, 1986.

  Gordon Melton. Jerome Clark & Aidan. A. Kelly. NewAge Almanac. Visible Ink, 1991.

  James W. Sine. The Universe Next Door. IVP,1988. 2nd ed.

  Keith. A. Gerberding. How to respond to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Concordia, 1977.

  Ralph Rath. The New Age- A Christian Critique. South Bend:Greenlawn, 1992.

  Russell Chandler. Understanding the New Age. New York: Word,1988.

  Shirley Maclaine. Out on a limb.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3.

  Walter Martin. The New Age Cult. Minnesota: BoHanry House. 1989.

  黃國樑編著。<新紀元運動剖析-大說謊者>。香港:影音使團,1994。

三)專文

  Daniel LawMan Fai.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od in the New Age Movement". 1993.

  蘇慈安。<從聖經立場論超覺靜坐>,1982。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脫稿於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