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Babel)】



The Tower of Babel, by Pieter Bruegel (c. 1525-69)


Artist's conception of the tower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data

  該希伯來詞在中文聖經中有兩個譯法,一作「巴別」,僅見於創世記十章10節和十一章9節;其他多處(例:王下十七24)則譯作「巴比倫」。創世記十一章1至9節的記載,尤其是建塔事件,反映了當時的文化背景,相信「巴別」的名稱與此有關。此外,「巴別」這名稱也與建塔事件有關,因多數人認為,「巴別」一詞的字根,意即「變亂」(創十一9)。

  經考古發掘的資料證實,遠古時代有這類「廟塔」的建築,等同廟宇。從出土遺跡可見,廟塔分成數層,上層較下層窄小。最頂層平臺上建小廟一座,專為祭祀建塔人或當地崇奉的神祇。

  據考證,巴比倫其他最早的一座廟塔是亞甲王沙卡里沙利建築的,其時約為主前二十三世紀。依考古學家之見,這座廟塔於數世紀間曾屢毀屢建,大概自主前2000年始,即被廢棄,直至主前1830年,漢模拉比(主前1728-1636)的祖先在該址建起了(也許是重修了)一座城市,命名為「巴比魯」,或作「巴別」。

  巴比倫的創世史詩詳細敘述專為瑪爾杜克大神修建的一座「天城」;從這個宗教背景理解,「巴別」(可解作「神的門戶」)這名字就有重要的意義。其他與瑪爾杜克神廟和廟塔有關的辭彙,都顯示早期的巴比倫人認為,巴別是登天之門。

  創世記的有關段落反映了早期米所波大米地區的背景,也表達了希伯來人的觀點。創世記十一章3節的描述似語帶譏諷:「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顯然是指他們使用較次等的建築材料。繼而又記述神干預其事,「變亂」人的口音,使他們彼此不能相通。「變亂」一詞的原文可解作「含糊不清的說話」。「巴別」一名,就是在這詞的字根前加上前置詞而成,可解作「在變亂中」或「含糊不清的說話中」,這也成了建塔之處的地名。這個流行的字源說法,取代了這名字的原意。

  今伊拉克的博爾西帕(又名伯斯寧錄)有一座大廟遺址,原是供奉拿布神(即尼波)之所,根據猶太和亞拉伯的傳統,這遺址與創世記所記之巴別塔是同一地。